奇闻娱乐网
**镇地处永兴县西北部,是郴州市的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在建的武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辖21个村4个居委会1个社区,有276个村民小组和36个居民小组,共计22712户,75927人,其中城镇人口4.2万人,号称“湘南第一大镇”。全镇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20228亩,其中水田为17105亩,旱土为3123亩;小一型水库2处(工农利、小龙潭),小二型水库9处。我镇山林总面积为67807.7亩,其中油茶林地63263亩,居全县之首,有“油茶之乡”的美称,仅枣子村便有油茶林面积8100亩,是全国闻名的油茶村。现将我镇油茶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历史和现状
我镇是永兴县的油茶大镇,村村有油茶,全镇共有油茶面积63263亩,曾经年产油茶1552吨。**镇的油茶生产曾是国家、省、市、县的一面红旗,有过十分辉煌的历史,70年代——80年代是鼎盛时期。特别是枣子村,拥有油茶面积8100亩,71年产油82吨,亩平10公斤;72年产油92.615吨,亩平11.4公斤;74年是全国油茶工作会议现场参观点,枣子铁路桥处曾成为参观人员的临时火车站。因为油茶,枣子村原支书邝丁胜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原支书王明兴曾二次是省人大代表。落户于我镇枣子村的永兴县林业局油茶研究所,培育了闻名于世的“中苞红球”高产无性系优良品种,如枣子7607单株良种,通过了省、市林业专家选育鉴定,亩产油茶能达到73.35公斤。该油科所曾经是国内外油茶专家聚集的基地,如英国的油茶专家布朗小姐曾在该所驻扎一个月进行油茶研究。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的收入多元化,特别是我镇煤炭产业的逐步发展,油茶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日渐萎缩,今日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现在的总体情况是“两减”(面积、产量减少)、“四不”(管理不善、产业发展不成规模、效益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一是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据1985年县森林资源调查记载,我镇油茶林地有63263亩,到今天,丰产林约为3万亩,边残老疏林2万亩,合计5万亩左右。二是茶油产量大幅度减少。71年全镇产油396吨,亩平9.4公斤;72年全镇产油451吨,亩平10.7公斤。到2007年,按亩平3公斤计算,3万亩,全镇总产油量是90吨,还不及72年1/5。三是经营管理不善,采摘秩序混乱。现在有2/3的群众是处于“挖山不会,有果就摘,无果不管”的自发状态,因为不挖山,不管理,甚至不采摘导致了50%以上的茶山荒芜。同时,自1998年后,油茶采摘秩序日渐混乱,极少部分群众提前半个月甚至1个月就开始进山采摘,加上周边乡镇农民和马矿失业工人也提前进山捡取(盗取),使采摘秩更加混乱。四是产业发展不成规模。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部分油茶林分山到户,经营者单兵作战,既不愿意投入,也不垦复施肥,绝大部分油茶林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遭受着病虫害的威胁,没有形成规模,没有进行集约化管理。五是经济效益不大。我镇油茶平均亩产只有2.6公斤,油茶利薄以致长期经营粗放,整体效益低,经济效益呈逐年下降趋势。全镇大约有30%的油茶林是建国前就存在的,属于多代萌生,产量不高或根本没有产量。产值低下、效益不高也就严重挫伤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导致油茶生产整体上长期停留在原始水平。六是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镇真正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面积仅占油茶林总面积的9%左右,而且良种推广应用处于不规范的自发状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营也远远不够,产品没有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没有延长产品深加工价值链,严重阻碍了油茶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工作,视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转产转型,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产业。是镇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具体措施有:
(一)加强领导。成立了以书记为顾问,以镇长为组长的**镇发展油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镇党政联席会确立了重振**油茶产业的战略,会议多次研究油茶工作,分析镇内外经济形势,谋划我镇的发展方式,制定了**镇油茶产业规划。
(二)精心引导。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村支书外出考察油茶,专门到苏仙区学习取经;回镇后,又立即召开座谈会,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坚定发展油茶产业的信心,各驻村领导干部分别到各村召开党员组长大会,分析油茶发展的趋势,表明镇党委、政府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引导村民垦复油茶林。
(三)全面启动。2008年,我镇积极向上争取了3800亩的油茶垦复林项目,目前已垦复完毕,同时,各村都在积极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其中,邝家村邝检华运用专业合作社的形式,以组为单元,以种植大户为骨干,现已流转土地1000亩,更新垦复100亩土地,培育了苗穗10万株,正在积极筹备组建邝家村油茶产业专业合作社。还有枣子村的王方敏,正在注册油茶发展公司,拟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对我镇的油茶林进行集中连结式开发,走集约化的经营道路,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垦复油茶林6000多亩,全镇上下掀起了一股垦复油茶的热潮,形成了“放下挖斧下煤矿,重拾锄头上茶山”的可喜局面。
(四)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心打造三大基地。一是建立2万亩的高产稳产基地,将枣子8100亩、丹坪7600亩,高仓5600亩的油茶林形成一个产业群。通过挖山、去杂、修技、除虫害,将原有的油茶林继续巩固,对一些老残边疏林进行补植、改种,从而逐步提高其油茶效益。二是建立万亩以更新为主的高产基地,以马复公路沿线为中心,将**村的726亩、井岗村的1205亩、罗家村的680亩,江家村的980亩,忠和村的2270亩,寨下村的2320亩,明星村的3050亩,上桥村的4348亩,形成一条产业带。因这些都是产煤村,曾经因非法煤矿的开采,破坏十分严重,群众对油茶的管理也十分薄弱。对这一带的油茶林必须以更新改造为主,种植新品种为主,力争3年内,每亩产油40公斤以上,8年后,每亩产油60公斤以上。三是建立高产油茶种苗基地。以位于枣子村的县油科所为主体,繁育以永兴“中苞红球”品种选育出的4个高产单株种苗为主,引进亚林高产优系品种,培育高产油茶种苗基地,从源头上确保我镇油茶高产稳产。
三、下一步工作
作为油茶之乡的**,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将油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实行战略性振兴,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结合**镇实际,按照“试点带动,强力推进,打造品牌,振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以公司为龙头,以村为基地,以组为单位,以户为单元”,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地进行油茶林垦复、改造、更新。具体措施有:
(一)统一一个思想。镇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统一广大镇、村、组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通过召开村组干部大会、村民大会、进村入户走访,积极引导、动员、组织群众从事油茶开发,营造油茶开发的新高潮。对于既不垦复管理,又不愿流转的农户,可采取租赁、转包、代管等多种方式引导其进行土地流转。镇党委、政府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制定**油茶开发的总体规划,制订招商说明书,对项目进行论证,使投资者有利可图。
(二)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成立**镇油茶开发公司或从外引进投资企业。公司从农户手中租赁林地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经营,与农民签订租赁合同,每年给农民租赁费或茶油若干斤。公司租赁林地后要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开展育、植、摘、产、销、研一条龙经营。这种模式,能迅速提高油茶产量,容易打造油茶品牌,但土地流转是一个限制因素。二是以村支两委为主导,以种植大户为主体,以户为单元,成立专业合作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农户自己复垦更新自家的油茶林,对于不愿意或不能种植的农户,可以由其亲友代为开发,也可以租赁或转包给其它农户,禁止油茶林抛荒,组织集中连片开发,引导农户全面垦复。这种模式,能带领千家万户共同开发,但调动农户积极性是关键。
(三)加大四个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丹坪、枣子等3800亩油茶林基地成功申报为县级油茶开发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向上级争取该项目资金;要整合各类支农扶助资金,重点集中于油茶开发;要扩大信贷和民间投入,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油茶开发;要创造地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进一步规范油茶采摘秩序。二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把积极引进、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油茶产业的“牛鼻子”来抓,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培育1——2个以油茶种植、加工为主的品牌,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同时,要充分调动有技术、懂经营的种植大户加入合作社或成为公司股东,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大行业指导力度。林业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指导、信息服务、种苗监管、市场监督,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要大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扩大社会认知度,增加消费群体和市场竞争力。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困难。要实行集中连结开发,发展集约化经营,土地流转依然是一个瓶颈性的制约因素,土地流转只能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荒山荒林者没有强而有力的制约措施。
(二)油茶苗木匮乏。油茶林苗木是油茶林高产丰产的根本,选好苗穗是油茶种植的重要环节,我镇现已垦复更新6000亩油茶林,需苗木约60万株。据说,今年永兴县的苗木指标只有10万株,而我镇就需要60万株,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我镇邝家村邝检华新垦复的100亩基地,今年只好种西瓜,待明年有苗木之后再种植油茶林。
(三)融资比较困难。种植大户向银行贷款,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贷款手续复杂,贷款难以办理,融资金额又少。
(四)项目资金扶持范围有限。去年,我镇只有3800亩的项目资金,现在我镇农民和积极性已调动,油茶林开发的热情高涨,有限的项目资金难以满足群众的需要。
五、工作建议
(一)请求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要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重点支持油茶发展。
(二)请示迅速重建苗圃基地。以原邝家村的苗莆地为主,以“中苞红球”为主攻品种,建立我镇的苗莆基地。
(三)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结合集体林地改革的有利时机,发扬先行先试的精神,请求完善土地流转的配套改革。
(四)请求加强技术指导。林业部门要从育苗、垦复、种植、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把关,从源头上确保油茶高产高效。
(五)请求对现有油茶林的改造更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更新。现有油茶林是参差不齐,树龄也难以认定,请相关专家对现有油茶林进行调研鉴定,再结合经济效益来科学规划,哪些是垦复即可,哪些须高接嫁冠,那些是彻底更新种植高产无性系品种,让茶农科学种植发展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