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娱乐网

奇闻娱乐网首页

“四驾齐驱”牵引蒋家堰镇产业大发展

时间:2023-08-19 18:10:05|浏览次数:|

    在村落,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猪舍;在山间,一片片茁壮成长的魔芋;在菜园,一棵棵娇翠欲滴的蔬菜;在街道,一间间热闹非凡的商铺……四个看似简单的画面连成了蒋家堰镇立足优势产业,着手搞活经济的一幅正在展开的生动画卷。
    今年初,蒋家堰党委一班人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激烈的竞争中摸索前进之路。经过缜密思考,担当 “引路人”角色的镇党委书记方仕钊,大胆挥毫泼墨,畅谈发展设想:确立建设“养殖、魔芋、蔬菜、商贸”四个大镇的目标,通过发挥政府“驾车人”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参与,让产业建设这辆“四驾”马车在农村发展道路上策马扬鞭,奋力前进。

第一驾:做养殖文章,走规范化养殖之路

    6月12日,来自襄樊正大集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蒋家堰镇小坝子、中原、西桥等村的13栋“150”模式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进行了验收。从场房选址、粪便处理到温控设备安装、猪圈修建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按照现代化的设计要求,紧扣标准进行建设。13份验收合格的报告表明了蒋家堰镇大力推进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蒋家堰镇分管农业的领导感慨万千:从确立发展生猪养殖业,发动有实力的农户参与建设到养猪场的规划设计、材料选购运输,镇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今年上半年,政府先后组织6批考察人员到襄樊、竹山、房县等地参观考察,想尽了办法“混”进人家建成的养殖场学习取经。当看到真正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时,大家都赞叹不已――不相信技术是注定要落伍的。为了鼓励带动一批农户率先投入到生猪养殖中,蒋家堰镇党委、政府宣布,每按要求建成一个“150”模式生猪养猪场,给予以奖代补资金5.5万元,奖励手笔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去年10月,蒋家堰镇富强村的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梁光益回到家乡,计划投资800万元兴建一个名叫“益盛园”的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过程中,镇政府巧打服务牌,在联系施工队伍,帮助跑项目环评,申报架设低压变电设备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4月份全镇红砖供应紧张时,政府更是给砖厂老板下了死命令:每天必须保证供应益盛园五千块砖。正是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倾力扶持,益盛园的建设周期才大大缩短。6月25日,市委书记陈天会到基地视察时,对益盛园利用猪粪产生沼气,利用清洁能源,实现环境零污染的做法大加赞许。
    7月上旬,从省畜牧兽医局、财政厅来的专家对益盛园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进行了初步验收,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根据省财政出台的生猪支持政策,每新建1个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将补助100万元。如果复审通过,意味着益盛园将获得100万元的财政专项补贴。
    目前,蒋家堰镇已初步形成了以益盛园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为龙头,13个“150”模式生猪场为结点,农户家庭散养为支点,覆盖全镇的网络状养殖产业布局。全镇年存栏生猪可达7万头,实现收入8000余万元。在整个鄂西北,蒋家堰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猪养殖大镇。

第二驾:做魔芋文章,走产供销之路

    从陕西进入湖北关垭,在楚长城边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魔芋之乡”几个大字,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蒋家堰镇。曾几何时,该镇适宜魔芋生长的环境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魔芋的热情。相当一部分农户靠着种植魔芋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路。但世事难料,随后几年魔芋市场不景气,再加上魔芋的病害无法根治,许多农户放弃了魔芋种植,导致魔芋产量一落千丈。
    痛定思痛,蒋家堰镇一方面深入市场开展调研,另一方面迅速调整政策,加大魔芋病害的防治技术指导,鼓励农户扩大规模,集中联片发展魔芋生产。通过科学指导,规模化种植,该镇涌现出了像芦沟口村刘帮松这样的20亩以上面积的种植大户60余户。去年底,全镇魔芋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6000亩,实现产值数千万元。
    仅仅停留在魔芋生产的初级阶段是永远发不了财的。蒋家堰宏源魔芋公司的老总郑安民如是说。郑安民与魔芋打交道已经有十余年了,他是蒋家堰镇最开始摸索魔芋种植,研究魔芋生长特性,最早种植魔芋的一批人。后来种的人多了,魔芋产量陡增,他便瞅准机会办了公司开始加工魔芋角,再制成精粉出口,在魔芋整个价值链上收益率最高。跟宏源公司类似,在蒋家堰镇还有协力、东方实业等魔芋公司,每年从周边乡镇收购大量的魔芋角进行加工出口,形成了庞大的购销网络和市场潜力。昔日的魔芋种植户摇身一变,成了活跃在鄂陕两省从事魔芋生意的商人,分别从事收购、加工、深加工、销售等环节。蒋家堰镇已逐渐变成鄂西北最大的魔芋种植与集散地。
    今年初,蒋家堰镇继续围绕魔芋产业做大做强下了一番功夫,通过大力培植种植大户、专业种植村、扶持购销公司等措施,确立了黄石头、岳王庙等村为魔芋种植、加工专业村,重点发展好岳王庙200亩、关垭500亩魔芋示范基地,进一步优化魔芋产业链,打造“魔芋之乡”品牌。

第三驾:做蔬菜文章,走绿色健康之路

    在小坝子村河堤旁的空地上,笔者发现矗立了数十个温室大棚,由于天热,大棚外膜已被掀开,大棚内种植了多种绿色蔬菜,长势喜人。据小坝子村书记凌受银介绍,该村抢抓年初镇党委提出建设蔬菜大镇的机遇,选择了300亩土地平整、肥沃的耕地作为蔬菜基地建设用地,重点作为温室大棚蔬菜的发展用地,采用集中联片,重点突破的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在黄土岭村新建设的200亩蔬菜基地上,已种满了辣椒、茄子、马铃薯等时令蔬菜,由于今年雨水丰沛,蔬菜瓜果普遍生长迅速。据了解,全镇分村已确立了大小露天蔬菜基地10余个,共计2000余亩。如果全部投产后,可结束过去蔬菜供应不足,菜价居高不下的状况,农民饭桌上菜品会丰富许多。
    种菜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也离不开良种良法和实用农技知识的普及。为此,蒋家堰镇多次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大棚搭建技术,开展时令蔬菜、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培训,特别是蔬菜新品种的引进。通过用足用活政策,突出抓好技术引进,农药使用,搞好推广和示范,支持广大农户种植高产、高效、高质蔬菜。鼓励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增强绿色健康食品观念,推进优质、高效、安全的蔬菜产业发展。
    近期蒋家堰镇还将根据蔬菜种植情况确立一至二种特色品种,扩大规模,增加产量,作为蒋家堰镇的特色招牌蔬菜。同时逐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方式,在原五个大的片区,提供农民销售蔬菜的平台,形成若干个小型蔬菜批发市场,在满足本镇蔬菜供求需要时,将蒋家堰镇建成周边乡镇乃至城区的菜篮子。

第四驾:做商贸文章,走民营经济之路

    对曾是湖北省十大口子镇之一的蒋家堰镇来说,境内闻名遐迩的“露水集”,绵延数百年成为今天鄂陕两省边贸经济的雏形。每逢清晨,在街道两旁,就有来自周边乡镇做一些小农产品买卖的农民,与前来购买的人们挤在一起,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可以说,“露水集”给蒋家堰镇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重商”的名气。
    近年来,蒋家堰镇实施“商贸活镇”战略,坚持创优发展环境,从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入手,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管理理念,坚持诚信、守信,想民营业主之所想,办民营业主之所需,努力营造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良好的商业环境极大促进了蒋家堰镇个体工商户以及民营企业的发展。据统计,蒋家堰镇有大大小小的个体工商户2000余家,民营企业二十余家,如振华供水公司、黄石头砖厂、汇源实业等一批企业。通过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借外力,蒋家堰镇仅上半年就完成开心人大药房、房地产开发等招商项目6个,实现引资1000余万元,超额完成半年工作目标。
    蒋家堰镇党委书记方仕钊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蒋家堰镇通过建设“四个大镇”,形成合力与拉力,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农村小康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