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娱乐网

奇闻娱乐网首页

电影《勇士》观后感2篇

时间:2024-01-17 13:44:02|浏览次数:|

电影《勇士》观后感1

如果说长征精神以气壮山河的坚韧、不屈不挠的意志,改写了现代中国的历史,给那个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以强烈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心,那么《勇士》中表现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则是长征途中,甚至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中,最重要的“淬火点”,或者说是“熔点”。

观看了电影《勇士》感触很深,一开始我以为这部电影会和以前看过的相似的“抗日神剧”或是其他题材的抗战片类似,便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去看,可是影片远比我想象中精彩得多。我们中的大多数只知道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飞夺泸定桥前,红军战士们经历了1天徒步步行120km的壮举,这也创造了历史,看到红军战士们在行程中不断地倒下,不由得感叹,我们现在的和平是多多少少的前辈以自己的鲜血与生命为代价才换来的。最后,以红军们刻在木板上的字勉励和警示自己:坚持、信念、未来、理想!

红军战士英勇的面孔和矫健的背影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但除了英勇神武的形象,更让我感慨的是他们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影片中,当无家可归的流浪女孩与红军战士结为兄妹,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孤儿又找到了亲人,相依为命;当小将士王冬宇突然牺牲,原本力求自保的“神炮手”幡然醒悟,誓死为兄弟报仇,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批队;当红军用人作梯,以脚为路,即使敌人丧心病狂地拆除了泸定桥,我们依然能依靠那十三跟铁锁冲向对岸,夺取胜利。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影片中,团长在接过藏语朋友的粮食之后,留下了两张借条。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人民党,是一个亲民的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而我今晚所看到的勇士们,更是火线上的英雄,红军中的模范。我看到了,一群坚守命令、视死如归的红战士一路披星戴月就雨水嚼生米、边跑边用餐在彼时山路崎岖的环境下“奔”到了泸定桥。240里路,一昼一夜不停歇,只为抓住远方的希望。影片浓墨重彩地强调“红军精神”、“信仰”,还原了历史本真,完整反映夺取泸定桥的过程,给观众带来了超棒的试听体验。作为纪念长征胜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能忘掉血与火的岁月中勇士们的慷慨悲歌和他们所书写的伟大事迹。

愿坚韧不拔与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在当代继续传承,与时俱进,熠熠生辉。也真诚祝愿我们亲爱的党和国家能更加繁荣昌盛!电影《勇士》观后感2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勇士》这部惊险又感人肺腑的电影,它描述了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一段故事。

以前,我听说过飞夺泸定桥,觉得不就是从铁索桥上过吗?看完了电影,我真正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艰苦。

1935年5月,红军部队要强渡大渡河。因为只有几条破船,时间不足,所以红军只能沿着大渡河右岸北上,从泸定桥过河。红军一路上披荆斩棘,既要注意脚下崎岖的山路,又要随时提防敌人半路而来的截杀。

红军第一天行进了40公里,已经人困马乏。但接下来又被通知说要一天一夜赶到泸定桥。这是120公里的路程啊!这是多少个马拉松啊!但是红军真的做到了。红军在食粮不足,还是山路,还要抗敌的情况下,真的做到了!

红军费力奔到了泸定桥。敌人已在对面架好了炮,布好了兵,等待红军过桥。按理说,以为数不多的红军,对战已布好阵,准备就绪的国民党队伍,是不可能胜利的。但如果一切都按常理说,红军也不可能长征胜利。红军冒着枪林弹雨,踩着铁索,夺下了桥头,打开了长征的道路。

看完了电影,我实在想感慨:红军是多么有勇气,才敢一昼夜行进120公里不停歇,创造人类进军史的奇迹;红军是多么勇敢,才敢冒着枪林弹雨,冒着掉下深渊的危险胜利过桥!

亲爱的勇士们,你们为了人民的安康,不顾自己的安危,不惜牺牲一切,最后,真诚的向你们致敬!